王门家谱王:王族后裔共有的姓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
文王弟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二是
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
王为姓。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魏被灭后,其子孙被称为"王家",随
以王为姓。
2、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
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
,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
3、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
纪念他,改姓为王。
4、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来。如鲜卑族可频氏、乌桓族回纥阿布
思族。
5、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
王。
二、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
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
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
,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
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
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
、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
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王姓移
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2、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
允。
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
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
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四、家乘谱牒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
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
、王氏族谱十卷。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
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
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
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五、历史名人
王 诩:战国苏秦、张仪的老师,人称"鬼谷先生"。
王实甫:著名戏剧家,一生创作杂剧达14种之多。其最杰出的作
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为人正直贤贞,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
寿,入宫数年不见帝,竟宁元年请嫁出塞,与匈奴和亲。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山东琅邪临沂人,独创圆转流利的书法风
格,被后人奉为"书圣"。
王 勃:绛州龙门人,著名文学家,为"处唐四杰"之一。其成就
最高以一篇《腾王阁序》露绝世才华。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
家,江西抚州人。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诗以雄健峭
拔著称。
王 蒙:湖州人,元杰出画家,以画山水著称,创"水晕墨章"法
。为"元四家"之一。
王 姓族谱资料1:王姓的族谱资料存放地
--------------------------------------------------------------------------------
王
128【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
(明)王友瑄等纂
明弘治十四年(1501)刻本
北图
129 【全国】王谢世家三十卷
(明)韩昌箕撰
明天启天年(1622)刻本
中央民院华东师大美国
130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宗谱八卷首一卷
明刻本
安徽徵州地区博(存二卷)
131【全国】郎琊三槐王氏宗谱
(清)王樑修
清道光间槐清堂刻本一册
北图
132 【全国】陇南王氏族谱
钞本一册
北图
注:卷首有王育德清咸丰癸丑年修谱凡例。该族散居陕西、甘肃等地。
133 【全国】王氏族谱不分卷
(清)王廷诗等总领 王廷麟等主修
清光绪四年(1878)刊本
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
134 【全国】王氏通谱
(清)王庸敬辑
清光绪二十年(1894)槐政堂活字本
北图历史所中央民院上海图吉林大学美国日本
135 【全国】王氏宗谱
(清)王国栋修
清抄本、
北图
注:本书包括《太原王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存十二卷;《郎琊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缺家乘十卷;《本槐王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136【全国】王谢世表
(民国)黄大华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河南图江西图陕西图 美国
137 【全国】锹溪王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王氏槐泉局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听笙堂木刻本
湖北黄罔县档(缺卷1)
注:该族散居江西、湖北等地。
138 【全国】郎琊王氏宗谱七十卷首一卷
(民国)王志周王彩国等续修
民国元年(1912)木刻本
湖北黄罔县档(缺卷首、卷4、6、11、13-16、19-24、26、27、29-31、33、34、36-39、43-46、48、49、60)
注:该族散居江西、湖北等地。
139 【全国】锹溪王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三槐局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听笙堂木刻本四十册 湖北黄罔县档
注:该族散居江西、湖北等地。
140 【北京】宛平王氏宗谱不分卷
(清)王惺王元凤纂修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氏青箱堂刻本
北图人民大学辽宁图吉林大学美国日本
141 【北京通县】中华民国河北省通县宋家庄王氏族谱一卷
(民国)王舫 王凤苞撰
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
北京市通县档
142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清)王振钧王守恂等辑
清光绪二十年(1894)槐荫堂刻本四册
南开大学
143 【河北保定】清苑王氏家谱九卷
(明)王开纂修
明万历十一年(1583)钞本四册
北图
144 【河北滦县】郎琊王氏宗谱八卷
(民国)王启森修
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
北图科图吉林大学日本美国
145 【河北】滦县王氏续修宗谱不分卷
(民国)王向荣续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河北唐山市档 河北滦南县文管河北滦南县档
146 【河北】新城王氏谱八卷
(清)王兆弘等纂修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
山东图
147 【河北】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
(清)王祖灅修
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一册
山东济南市博
148 【河北抚宁】王氏家谱一卷
清雍正六年(1728)稿本
河宁抚宁县贲坨乡县村(二部)
149 【河北抚宁】王氏谱图一幅
写本
河北抚宁县西张庄乡约和庄村
150 【河北沧县】王氏家谱
写本三册
河北青县陈嘴乡吴辛庄
151 【河北临漳】王氏家谱五卷
(清)王辛祚等修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五册
人民大学
152 【河北宁晋】王氏族谱十卷
(清)王明经修
清咸丰五年(1856)刊本十册
科图
153 【河北宁晋】王氏族谱十卷
(清)王淑修
清交绪十三年(1887)债德堂刻本十册历史所
154 【河北宁晋】王氏族谱十卷
(民国)王凤鸣王树海等续修
民国六年(1917)天津华新印刷局铅印本十册
科图河北大学
155 【河北阳原】西宁王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王僅纂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钞本十册
历史所
156 【河北】文安王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王祖绎王祖彝同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一册
北图(二部) 首都图天津图浙江图湖北图
157 【河北枣强】王氏家谱不分卷
(清)王锡麟续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追达堂刊本四册
日本美国
158 【河北沧州】王氏族谱不分卷
(清)王国均述
清道光二十年(1840)刊本,一册
科图
159 【山西灵石】王氏族谱二十卷
(清)王中辉王中极纂
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纂乾隆五十五年
(1790)存厚堂刻本
辽宁图山西大学日本美国
注:王攸宁首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
160 【山西】临晋王氏族谱二卷
(清)王士焱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刊本八册
科图上海图
161 【山西洪洞】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董薄里薄村十甲王氏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楷苏王楷欧编次
清嘉庆二年(1797)刊订刻本十册
历史所山西洪洞县档
162 【山西洪洞】王氏家谱四卷
(清)梁卓午撰
清光绪十三年(1887)怀德堂钞本
历博
163 【山西洪洞】王氏族谱崇祀乡贤録不分卷
(清)王锡国王得时等七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二册
美国
164 【辽宁本溪】王氏宗谱书一卷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纂复印本
辽宁本溪山城子乡硃石峪
165 【辽宁本溪】王氏宗族谱书一卷
(民国)王振昌纂
民国间铜刻本
辽宁本溪连山关镇石哈村
166 【上海】王氏郎琊世谱不分卷
(清)王镐主编陆於郿编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修钞本一册
浙江图
167 【上海】王氏家谱六卷
(清)王寿康纂
清咸丰十一年(1861)奉思堂重刻本
北图日本美国
168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
(民国)王坤增重修
民国八年(1919)蓝格钞本一册
上海图(缺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