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姓氏
族谱
搜索
历史
地域
服务
本谱导航
简介
资料
世系
图册
联谱
地图
姓氏
先辈
设置
Netor族谱总列表
人数排序
世代排序
访问排序
最新排序
Netor直通车
乔氏建谱
乔氏建馆
族谱赞助
相关族谱
相关族谱
万安乔氏
(计8代,入谱26人)
常熟乔氏宗谱
(计5代,入谱13人)
乔氏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乔氏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乔氏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乔姓 乔氏族谱
简介
资料
世系
联谱
地图
字辈
设置
族谱介绍
一、姓氏源流
乔(Qiáo 乔)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桥姓所改,是一个以山命名的姓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至于桥氏改为乔氏,是在南北朝时的魏。据桑君编纂的《新百家姓》记载,东汉时有太尉桥玄的6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逃了出来,桥勤随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从此改桥为乔,世代相传下去,这就是陕西乔姓的由来。史称乔氏正宗。
2、出自匈奴乔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汉代匈奴贵姓有四个姓——兰、乔、呼衍、须仆,内有乔氏,后与汉族人的乔氏相融,浑为一体。
3、出自鲜卑之后有乔姓。据有关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乔姓的鲜卑人出现,他们的后代一直延续着这个姓。
4、出自其他少数民族乔姓源流。僳僳族刮饶时氏、达斡尔族瓦楞氏,满、蒙、土、回等族均有乔姓。
得姓始祖:桥勤。相传中原各族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亦称子午山,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沮水穿山而过,山如桥形,故得名桥山)。其姬姓子孙有一支在此守陵,遂以山名姓氏,称为桥姓。传至桥勤,时任北魏平原(今属山东)内史,后为宇文泰(西魏丞相)臣属。一天,宇文泰叫桥勤去掉桥字木旁简化为乔,说是有“高远”、“升迁”之义,桥勤遂改姓乔,子孙亦沿袭乔姓,并奉桥勤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乔姓最早出现于少数民族姓氏中。《通志·氏族略》中载,北方匈奴贵族有乔姓,代有辅相(即宰相)。东汉时,部分匈奴人南下归附汉朝,遂与汉人相融。晋代时有乔智明,系出鲜卑族。南北朝时桥勤改姓乔,视为汉族乔姓始祖,陕西西安(西魏都城)即为其族人发源地。此支黄帝后裔乔姓早在东汉时已分居于今安徽潜山、河南商丘等地。桥勤曾官仕北魏、西魏,可见其族人南北朝时又有散居山东、陕西等地者。其中以河南商丘一带人丁最为兴旺。隋唐时期,乔姓主要繁衍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境,河南商丘乔姓已成望族,以“梁国”为其堂号。五代时,乔姓人口剧增。史有“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去木,义取高。”(据《通志·氏族略》之记载)。宋元时期,北方乔姓有避金人、元人之兵祸而南下者。此期,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有乔姓名人入载青史。如宋代有高邮(今属江苏省)进士乔执中。东阳(今属浙江省)人乔行简,封鲁国公。元有戏曲家乔吉入居浙江。明代有大槐树乔姓东迁山东、河北,西入陕西,南下河南、江苏等地。清代有沿海乔姓族人入台,进而迁徙海外者。另外,明清之际,乔姓名人以盛于前代之势涌现,此期乔姓达到历史最为鼎盛时期。今日乔姓以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乔姓约占全国汉族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八。
三、历史名人
乔 吉: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后迁杭州(今属浙江),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作品风格清丽,后代并其与张可久为元散曲两大家。其作现存《两世缘》、《扬州梦》、《金钱记》三种,今人辑《梦符散曲》。
乔 达:(今属北京)人,元代画家,以山水见长。
乔 彝:元代晋宁人,为人刚正有节,时贼陷晋宁,彝命家人整冠肃衣,先令妻子依次投井,己随赴之,赐谥“纯洁”。
乔 宇: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明代成化年间进士武宗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威震当地。世宗时任吏部尚书,清正廉明,声望极高。
乔 林:如皋(今属江苏省)人,清代画家兼篆刻家。
乔智明:前赵鲜卑前部人,历隆、虑二县令,以德行而名,有“神君”之称号。
乔知之:冯翊(今属陕西省)人,唐代官至左司郎中,以俊才而著称。传其作《缘珠篇》送与窈娘(原为其婢女,后被武承嗣所夺),窈娘读后感愤而自尽。
乔执中: 高邮(今属江苏省)人,宋代进士。其人通经术,性宽厚有仁,多次修改法典,使很多人重生。在王安石执政时,曾编修《熙宁条例》。
乔行简:婺州东阳(今属浙江省)人,宋代绍兴年间进士,官至右丞相。知无不言,好荐士,多至显达。封鲁国公,卒谥“文惠”。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
乔三教、乔仲常:均为河中(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人,宋代画家。
乔允升:洛阳(今属河南)人,明代刑部尚书执法不挠,曾为遭魏忠贤迫害的诸多官员平反,受人称颂。
乔光烈:上海人,清乾隆进士。为官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历任宝鸡知县、湖南巡抚、甘肃布政史等职。做官30多年,仍然两袖清风。在任知县时,他亲自教农民种桑养蚕,被人称为乔公桑。著有《最乐堂集》。
乔松年:山西省徐沟(今属清徐)人,清道光进士。曾配合怡良、曾国藩镇压太平军、捻军。历任常州、苏州知府,两淮盐运使,仓场侍郎,东河河道总督等职。著有《论语浅解》、《萝摩亭札记》、《乔氏载记》。
乔用迁:湖北孝感人,清嘉庆进士。曾协助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历任广东按察使、山西布政史、贵州巡抚等职。乔世埴:上海人清代诗人。
乔清秀(女):河南省内黄人,河南坠子演员,原名李金秀,因随乔利元学艺而更名。唱腔清脆而轻快流畅,称“乔派”,擅唱《玉堂春》。
乔冠华:江苏省盐城人,现代著名外交活动家。曾留学日本、德国,长期从事文化和新闻工作。建国后从事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长。
乔恒志:辽宁辽阳人,1945年加入东北民主联军,从事战地救护工作,在火线上英勇灵活,屡次出色完成战场包扎和抢救任务,在解放战争中先后立大功6次,小功2次,荣获“红色青年救护英雄”称号。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鬼头洞战斗中,率救护班,冒敌炮火,将33名伤员转至安全地带。同年11月在东坪洞战斗中牺牲。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梁 郡:汉高帝五年设梁国,治所在睢阳。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商丘、虞城、民权等地。宋朝改为梁郡,移至不邑,北魏又恢复了以前的治所。
冯丘郡:治所无明确记载。
2、堂号
文惠堂:宋朝乔行简,历任淮西转运官,参知政事。多次向朝廷上疏论时政。被拜为右丞相,封“鲁国公”。死后谥为“文惠”。
此外,乔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梁国堂”、“文惠堂”、“纯洁堂”、“在中堂”等。
五、宗族特征
1、乔为桥去“木”而来,意寓高升、家族荣耀、世代旺达。
2、乔姓名人辈出,不乏有官员、文人、画家、诗人之辈,各显其能。
3、乔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含意隽永。如清代乔远谋所修《乔氏家谱》,内有江苏乔姓一支字行为:“庆远荣华泽,康定宗祖贤”。
============================================================
【乔姓宗祠通用对联】
〖乔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学先经术;
望重威严。
——佚名撰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高邮人乔执中,字希圣,进士出身,通经术。初官须城主簿,王安石执政时,推荐他编修《熙宁条例》,绍圣初年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为官宽厚,有仁爱之心。下联典指明代乐平人乔宇,字希大,成化年间进士,武宗时官南京兵部尚书。宁王朱宸濠反叛时,他严为警备,使朱宸濠不敢向东发展。世宗时官吏部尚书。
相推文惠;
邑号神君。
——佚名撰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大臣乔行简,字寿明,婺州东阳人,绍熙年间进士,历官淮南转运判官、宗正少卿、秘书监。理宗时上疏论朝政得失,提出任用人才,“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后升任吏部侍郎、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当时朝中议论要收复河南失地,他提出异议:国力不足,恐引起农民起义。晚年任宰相,封鲁国公,死后谥文惠。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下联典指十六国时前赵鲜卑前部人乔智明,字元达,少年时父母双亡,成年后以德行著称。历任隆虑、共二县县令,百姓多喜爱他,号称“神君”。后依附西晋成都王司马颖,先后任辅国将军、折冲将军。永嘉之乱中,又跟随刘曜攻长安,被晋军所杀。
-----------------------------------------------------------------
〖乔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已漏风声罢;
持绳也不禁。
——唐·乔氏撰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女诗人乔氏《咏破帘》诗句联。
-----------------------------------------------------------------
〖乔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为官厚宽有仁;
铃政声望犹高。
——佚名撰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进士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子安石执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他宽厚有仁,屡典刑狱,雪活甚众。下联典指明代尚书乔宇,字希大,乐平人。成化进士。武宗时官南京兵部尚书,宸濠反,宇严为警备,宸濠遂不敢东。世宗初为吏部尚书,铨政清一,声望日高。
壮士同偕小凤;
淑女俱配乘龙。
——佚名撰乔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名人乔公之女大乔、小乔。《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乔,原作桥。
-----------------------------------------------------------------
〖乔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乔公女生成国色;
碧玉奴死报主恩。
——佚名撰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末乔公生二女,都有国色。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下联典指唐代冯翊人乔知之,武后时官至左司郎中。有婢女碧玉(又名窈娘),貌美又善歌舞,被武后的侄子武承嗣夺去。乔知之又怨又惜,作《绿竹篇》以表达感情,暗地里转送碧玉。碧玉看了,感愤而自杀。
-----------------------------------------------------------------
〖乔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居官卅年,天下清正;
历令二县,郡邑爱深。
——佚名撰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晴代封疆大吏乔光烈,上海人,被任宝鸡令,修成惠民渠,劝民蚕桑,后人称”乔公桑“,累官湖南巡抚,居官三十年,洁己奉公,誉为天下清正吏。下联典指前赵拆冲将军乔智明,鲜卑前部人,字元达,长以德行著称。晋成都王颖辟为辅国将军,历隆虑、共二县令,民深爱之,号为“神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乔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乔信明少将
乔信明(1906-1963),湖北省大冶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排长,政治营队长,闽浙赣军区第5分校政治队队长,红10军第82团团长,红7军第87团政治委员,北上抗日先遣队第88师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教导营队长,教导团大队长,新四军第3支队6团参谋长,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挺进纵队第1团团长,新四军第1师1旅1团团长,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总留守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房产管理处处长,华东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3年9月4日逝世,终年57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乔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乔清晨上将
乔清晨(1939-——),河南省郑州市人。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29师师长,空军第4军副政治委员,空军西安指挥所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1999年1月任空军政治委员。2002年5月任空军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乔佩娟少将
乔佩娟(193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41年起在齐齐哈尔市先后读小学、中学,1947年任解放区齐齐合尔文工团团员,1949年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团员,1950年入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本科班学习,1953年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1954年任总政歌剧团团员、演员队分队长,1960年入上海声乐研究所进修,1965年任中国音乐学院讲师,“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0年调回总政文工团任排演场干事、党支部副书记、团直总支部副书记;1974年任总政文工团《万水千山》剧组领导小组成员、总支部副书记,1979年任总政歌舞团副政治委员兼合唱队政治委员、合唱队党支部书记、团党委委员,1983年任总政歌舞团政治委员、团党委书记;1989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1992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政治委员、院党委书记。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咽音学会常务理事。
乔佩娟升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政治委员后,同时兼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她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因为学院的讲师大多已到中年,许多同志很有成就,可每当评定高级职称时,名额总是有限。一到这个时候,乔佩娟既坚持评审工作的高标准,做好思想工作,又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尽可能地多争取名额。对于教师们的级别、待遇、住房、福利等问题,乔佩娟总是想尽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那些年,解放军艺术学院芬芳满园,桃李满天下。人们都说,硕果里倾注了乔佩娟的热汗和心血。
乔佩娟寄语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旅途也是短暂的,而党的事业是伟大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矢志不渝地去奋斗。
人活着就要树立一个志向,把一生献给党,献给祖国,把自己与党、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
199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网同族谱号:6372
乔
乔氏网上宗祠
本谱未与园区关联
控制面板
编辑简介
新增资料
取消族谱
族谱说明
用户经营规范(2011年)
Netor族谱基本规则
Netor公共谱和私家谱
Netor私家谱介绍
族谱世系树
第1代
第1代
本谱共1代
第1代
本谱由Netor用户【
372825983
】建立并维护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快捷
关于
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5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
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