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始祖--魏毕万
像赞:宗周遗绪 晋国上卿
裂土封茅 魏氏之宗
毕万系毕公高裔孙,为晋国大夫,食采于魏邑,遂为魏氏。其裔孙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建立魏国。子孙以国为氏。
魏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2,居第四十七位。
魏姓有两种来源: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其得姓始祖为毕万。据《元和姓纂》所载,魏姓是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是毕国的人,传到周文王的曾孙毕万的时候,毕国被西西戎所灭,便投奔到晋国,成为晋献公的大夫。毕万因于公元前661年,在晋国攻灭霍、耿、魏三国战斗中,立下了大功,于是晋献公就将原是姬姓国的魏(今山西芮城北)地赐给他为邑。此后,毕万的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当晋公子重耳流亡之时,毕万的孙子魏犨随同一起流浪,后得秦穆公之力,重耳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文公封魏犨(世称魏武子)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公元前445年,毕万后代魏斯演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自成诸侯,建立魏国,称魏文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此后其势力日益扩大。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二是外姓改姓魏。如魏冉原本芈姓,魏了翁本高姓等。
魏姓郡望主要有巨鹿郡、任城等。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任城,今山东微县一带。
魏姓因巨鹿为最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南部一带,从一开始就繁衍迅速,春秋至秦,还是以此地为其繁衍中心,并且再繁衍到邻近的陕西、河北等省部分地区,后尤以河北省境繁衍得最为旺盛,故魏氏郡望有巨鹿,这一支系以信陵君娥无忌为代表。秦汉之际,魏姓进一步扩展到山东、山西、甘肃、宁夏等为主的北方广大地区,其中在今山东微山(古为任城)一带又形成一大郡望。此时,魏姓还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多国林立,连年战乱多事,魏姓也同其他姓氏家族一起,举家南迁,或迁入江西,或迁入福建等地。唐宋之际,遍及江南广大区域,其主要迁徙繁衍于福建、广东等地。宋代以后,魏姓已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魏姓在历史上出人头地地人物很多。如结束春秋时代、揭开战国之幕的魏斯,建立魏国,在位四十九年,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举足轻重。魏国信陵君即魏无忌,与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称“四公子”。三国时蜀汉有名将魏延,曾随刘备入蜀,以勇猛闻名,累迁为征西大将军。唐代魏征,为人们所熟悉的名臣,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治世名言。明代有宦官魏忠贤,明熹宗时被任命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东厂总管,结党专权,气焰熏天,人称“九千岁”,迫害忠良,祸国殃民,是历史上宦官专权的典型代表。清末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曾官至高邮知州。他主张抵御外来侵略,曾根据林则徐主持评著的《四洲志》稿本,参考历史志和中西著作,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导改革变法。他的思想对后世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一定影响,被后世称为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人物之一。
魏 源于姜姓,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周文王的兒子畢公高有個后代叫畢萬。因為畢國被西戎攻滅,他便投奔晉國, 成為晉獻公的大夫。畢萬多次隨同晉獻公出征,立過很多功勞。公元前661年,晉國攻滅霍、耿、魏三個小國,畢萬在戰斗中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晉獻公把魏(在山西芮城縣北)封給他,他的子孫就為魏氏。畢萬的子孫魏葷隨同晉文公重耳出亡19年,回國后被封為大夫,承襲魏氏封邑,從此魏氏成為晉國列卿之一。戰國初期,魏氏聯合趙、韓兩家攻滅其他家族,瓜分晉國,建立魏、趙、韓三國,躋身于戰國七雄之列。此外,還有些其他姓的改姓魏,如秦國穰侯魏冉本姓羋,宋代魏了翁本姓高,他們的后代也都跟著姓魏了。望族居鉅鹿郡(今河北平鄉縣)。西漢有丞相魏相,三國時蜀漢有名將魏延,北齊有史學家魏收,唐代有政治家魏征,宋代有學者魏了翁,明代有戲曲音樂家魏良輔,清末有思思家魏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