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姓 武陵伯高公龙述后裔桂阳仁叟公支族谱
老家印象 |
1.老家在桂阳县的莲塘镇现莲塘水库库区内右上游的禁山下。禁山下地处由莲塘水库大坝入口,经王家湾村、小街村至田木冲村、竹山下村连成一条土洞的中间位置。它的南约1000米处有小街村龙姓以及小河对面的李姓;北约1000米的田木冲村龙姓以及对面稍南的水井头村,再北的竹山下村彭姓、曹家冲村李彭姓、李木冲村阳彭姓;东约200米(相隔一座小山)的大冲头村龙姓(只两人家)以及稍远点东偏南的野鸡窝村彭姓、山塘坳村龙姓、正南的石井头村龙姓、框里村傅姓;正西对面隔一小河溪是对门,系祖先从小街村迁入时定居之地,旁北有蛇嘴山,后有背的冲。 2.1965年修莲塘水库时,全村龙、李、彭和阳四姓百余人(其中李姓三户、阳姓一户、彭姓一户)分别迁至附近的大冲头、坳上和水井头。我龙姓以及阳、彭二姓迁入大冲头村,龙姓一户和李姓迁入坳上,与大冲头仍称田木大队第二生产队。大冲头村系以山腰一字形建村,座东朝西。其风水甚好,为太师椅格(亦称飞狐格)。建房处稍上为椅座,村后山至山顶为椅靠背,南北两山脉延伸为左右扶手。大冲头村以柏树、竹林和果树相环绕,村后和村的南北为毛草山,后垦为瘦坡地,村前糸水田洞,连接省道,系村民出行出口。从莲塘镇出发沿省道向北行 1000米至古道凉亭处左转一直向北,途经石井头村,约2000米即抵达洞底坳上、大冲头村(现称田木村二组)。大冲头村自然条件以泉水为最好,系冬温夏凉典型地下水。其中以樟树下的泉水为最奇:一奇它立高山出水,泉眼在飞狐脑山顶之下大约海拔350米之处,且四周无高山;二奇长年不断水,四季水量无二清澈无浊;三奇出水量大,能供全村近百人饮用生活外,还能保证一、二十亩农田的灌溉;四奇泉孔出水处春雨时节偶有游鱼出现。据二十世纪70年代掘水时发现,出水口处泥呈炭黑色,有铁锅、朽木桩等物。 3.大冲头村是一个小村,也是人多地少,生产条件极差。水田分布在大冲头村与坳上之间的狭窄土洞、园山背和原禁山村北上的拱桥上附近,大约人平0。9亩;人均0。6亩的旱土地均为搬迁后队里集体开垦的荒坡地,大都分布在大冲头村后海拔150-300米的山坡上,另外有1亩左右沙土地系原禁山村开垦,距离村庄约3公里左右。人民公社搞集体时水田以种水稻为主,一年两季,然后也种萝卜、油菜和乔麦;旱土地主要耕种烤烟、红薯、乔麦、高粱等杂粮。偶遇莲塘水库蓄水量不足或干旱放水时,开始也在上游的原禁山村土地上种些红著和乔麦等作物,并少有收成;一旦遇上雨水灾年,水库涨水,所种作物全被水淹,颗粒无收。 4.大冲头村加坳上人口自迁入时的40来人经过40多年繁衍,始终保持在60人左右。其原因主要是40年中,有龙姓6男、阳姓4男2女和彭姓2男4女三大户先后迁至桂阳县城、太河乡和欧阳海乡的坦溪村;有龙姓7男、李姓3男应征服过兵役,并有龙姓3男在部队官至团职,转业后分别在湖南的郴州、衡阳和广东佛山工作和定居,他们有4男1女均已成家或即将成家;有龙姓2男、李姓1男部队退役后安排了工作。如加上迁出和在外工作定居的人数,初略统计人口应在150人以上,比迁入时增长了大约三倍。大冲头村因水因山等自然条件优良,人的寿命均超过全国平均寿命,除李姓1男只有59岁病亡外,其他男女老人均达到了80岁左右才故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