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谱导航
Netor族谱总列表
Netor直通车
族谱赞助
相关族谱
1/12页 1 2 311 12 向后>>
周姓  周敦颐家族族谱(直系)

隋唐永安周法尚家族

周灵起,本为汝南安成人。其父周强,曾任南朝齐的梁州刺史。灵起后仕于梁,为庐、桂二州刺史,保城县侯。灵起有子周表\周炅。
  
  周炅字文昭,年少时豪侠任气,人以为有将帅之才。梁太清元年(547年),为弋阳太守。侯景之乱后,为梁元帝授为西阳太守,封西陵县伯。后以军功累迁都督、江州刺史,进爵为侯。至陈代梁,为陈文帝授为定州刺史,带西阳、武昌二郡太守。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授为都督、安州刺史,改封龙源县侯。是年,周炅随都督吴明徹征讨北齐,所向披靡,一月之中,连克12城。北齐尚书左丞陆骞的军队也为其所败。后又攻占巴州。于是江北诸城及榖阳土人并诛其渠帅,开城投降。周炅以功进为和戎将军。再迁为定州刺史,封赤亭王。后梁降将田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之地反叛降齐,周炅又受命为江北道大都督,总统众军讨伐,斩杀田龙升,收复了江北失地。又以功进为平北将军。后卒于官,赠为司州刺史,改封武昌郡公,谥号曰"壮"。周法尚即周炅之子。
  
  周法尚字德迈,年少之时,文武齐修,尤喜读兵书。父周炅死后,他得监定州事,统率着其父原来的军队屡立战功,因得封为散骑常侍,领齐昌郡事,封爵山阴县侯。其时法尚的兄长武昌县公法僧也代为定州刺史。兄弟二人同显于朝。后长沙王叔坚因与法尚素不相和,便诬陷法尚将有谋反之心。陈宣帝不加深究,便拘捕了周法僧,然后准备发兵攻打周法尚。法尚的部下都劝其不如北归投降北周,法尚遂听之。至周后,法尚得拜为开府、顺州刺史,封归义县公,依然为北周朝廷所重用。后陈将樊猛率军攻打法尚,法尚使其部将诈降,以计大败陈军。
  
  公元580年5月,周天元皇帝(宣帝)死。继位的周静帝年幼,遂以天元杨后父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未见,又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总理国政。六月,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杨坚。七月,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响应。司马消难派军围攻法尚,法尚因兵寡无援,弃城败走,其母弟及家人累300余人皆为司马消难所掳。值得注意的是,周法尚家族在当时周姓家族中无疑是属于著名望族的,但从全国范围而言,尚不能入著名大族之列,即使如此,被掳的"母弟及家人累三百余人",数目也是相当可观的,足见其家族势力之盛。
  
  581年2月,杨坚受周禅,建立隋朝,改元开皇,杨坚即为隋文帝。法尚被拜为巴州刺史,再因伐陈有功,而迁衡州总管,改封为谯郡公,深得文帝的赏识。后又屡迁黄州总管使经略江南、鄂州刺史、永州总管、桂州总管领岭南道安抚大使。炀帝嗣位后,法尚再转为云州刺史,迁定襄太守,进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又被拜为左武卫将军,再以征讨吐谷浑有功,出为敦煌太守,迁会宁太守。
  
  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不可否认的是,他征辽东、伐高丽、修运河等活动在当时无疑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的,但他却未考虑到百姓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正当起义形势方兴未艾的时候,统治集团内部也开始分化。大业九年(613年)六月,礼部尚书杨玄感(隋开国功臣杨素之子)在黎阳起兵反隋,进攻洛阳。炀帝派周法尚与宇文述、来护儿等率兵击破杨玄感。周法尚因功再进为右光禄大夫。后卒于军中。追赠为武卫大将军,谥号曰"僖"。周法尚有子6人,其中以周绍范最为知名。
  
  周绍范在隋大业三年(613)即起家为官。隋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周绍范为秦王李世民府库旦车骑。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周绍范于贞观五年袭爵谯郡公,累迁殿中大监、右屯卫将军,贞观七年加授左屯卫大将军,是年卒,谥曰敬。有子名道务。
  
  周道务起初因为是功臣之子而被养于宫中,其父周绍范死后,道务遂出宫还家。至其成人后,被唐太宗招为驸马,以临川公主嫁之。周道务历官营州都督、检校右骁卫将军。死后谥号曰"襄"。
  
  周法尚家族中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便是在唐宣宗时任宰相之职的周墀。
  
  周墀,字德升,汝南人。按《新唐书》和碑传中载,周墀之祖父名需,父名廷《旧唐书·周墀传》中称其祖廷,父霈)。又据《元和姓纂》中载,周霈为周绍嗣之孙。绍嗣为周法尚之子。而《樊州集》七《周墀志》又云:"炅生法明,年十二(二十)一命为巴州刺史,陈灭臣隋,为赵之真定令,隋乱,归黄岗起兵,取蕲、安、沔、黄,武德中籍四州地请命,授总管安十六州诸军事、光禄大夫,封国于道,太宗命虞世南铭书墓碑,相国为六代孙。曾祖恽,汝州梁县令。祖沛,左拾遗。是考廷,右骁卫兵曹参军,赠礼部侍郎。"则周墀为周炅子周法明之后。史料记载虽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周墀是周炅之后,是永安周法尚家族中的著名人物。
  
  周墀的父亲早亡,周墀年幼时即成孤儿,与寡母相依为命,待母极孝。后周墀得中进士,被辟为湖南团练府巡官,又入朝为监察御史、集贤殿学士。周墀长于史学,言辞颇具远见卓识,故为唐文宗所赏识。后李宗闵镇守山南时,上表请求让周墀为其行军司马,但不久即为文宗召还回朝,留任于身边以备顾问。
  
  唐代后期,政局日益混乱。于外是藩镇节度使割据一方,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对之亦是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于内则是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与以牛僧儒为首的牛党之间,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你方唱罢我登场,朝政被搞得乌烟瘴气。加之两党争夺时,都与朝中宦官相勾结,结果使宦官势力日渐坐大,形成宦官专权的政治局面。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翰林侍讲学士李训、太仆卿郑注为文宗所宠信。李、郑二人本为大太监王守澄的手下,王守澄将他们二人派至文宗身边,本是为了在文宗身边安插两个钉子,以便更好地控制文宗。结果文宗与李、郑二人一席长谈,对二人深为赏识,反而委以去除宦官之重任。李训、郑注先使人诬李党首领李德裕暗中勾结璋王,有谋反之意。李德裕遂被贬为太子宾客,继又贬为袁州长史。而牛党首领李宗闵也被贬为明州刺史,后郑注又以李宗闵阴结宫妾,再贬处州长史,嗣更贬为潮州司户。二李被贬之后,李训、郑注将朝中凡是他们所不喜欢的大臣都指为二李之朋党,纷纷予以贬逐。周墀原为李宗闵所礼遇,本不能免此劫难。但因其素为文宗所赏,故幸而得免,还得迁为起居舍人,又改考功员外郎,兼舍人事,成为文宗身边的近臣。之后,文宗每次与宰相们商量朝政后,都要召集左右史,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左右史臣纷言众说,独周墀之远见卓识为文宗所赏识。后周墀得入翰林为学士。
  
  公元840年,唐文宗病逝,皇太弟即位,是为唐武宗。周墀以疾改接工部侍郎,出为华州刺史,后徙江西观察使。每于任上,周墀都能恪尽职守,忠于朝廷。因其政绩卓著,遂被进为义成节度使,封爵为汝南县男。后以兵部侍郎召判度支,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成为当朝宰相,位极人臣。
  
  周墀性情刚直,不畏强权,不循私情。其为义成节度使时,部下宿将凡有暴虐不遵纪令者,周墀予以鞭责,一军大治。为宰相时,因李德裕修《元和实录》,为宣扬其父之名,不顾史实,任意修改。周墀遂上书于朝,要求重修实录。河东节度使王宰贿赂朝中权臣,求为同平章事,领宣武。驸马都尉韦让求为京兆尹。周墀都以不合而上书朝廷予以驳回,此后,无人再敢有妄进之求,朝风为之大振。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西北吐蕃秦、原、安乐等州来降。宣宗遂召集宰相议事。周墀因应对不合宣宗之意,被罢为剑南东川节度使。驸马都尉郑颢上言宣宗说:"世人都说周墀是因为能直言而做宰相的,现在又以直言而被免掉了宰相之职。"宣宗听了此言,幡然醒悟,遂加拜周墀为检校尚书右仆射。
  
  周墀59岁时去世,被追赠为司徒。
  
  按杜牧《樊川文集》卷七《唐故东川节度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赠司徒周公墓志铭》载,周墀生2子1女,长曰宽饶,次曰咸喜,京兆参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周墀有4子,另2子为:承规、承矩)

族谱资料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47号) 汝南周燕家族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48号) 隋唐永安周法尚家族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49号) 周敦頤家族直系线脉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50号) 大唐二十四宏原居~上甘棠村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51号) 周敦颐公 铮铮傲骨诗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52号) 爱 莲 说周敦颐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53号) 《汝南周氏宗谱》序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54号) 周敦颐传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55号) 《汝南周氏濂溪故裏族譜》 修改取消
【5540号谱】族谱资料(总1756号) 濂溪故里族谱人物链接 修改取消
1/2页 1 2 向后>>



网同族谱号:5540
汝南周氏.周敦颐家族
纪念园区 | 族谱留言 | 族谱讨论
本谱由Netor用户【细雨问斜阳】建立并维护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