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谱导航
Netor族谱总列表
Netor直通车
族谱赞助
相关族谱
1/15页 1 2 314 15 向后>>
王姓  四川内江王氏族谱 王家祠堂

族谱介绍

    祠堂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形式,是后人祭祀先祖或先贤的专门场所。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在浓厚家族观念驱使下,一个个家族或村落往往都分别建有自己家族祠堂来祭祀祖先,将它作为家族的重大事件的活动场所,更有希望借此来体现家族地位,炫耀其家族财富。祠堂的建立对整个家族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其不仅起着对族人规劝、教化、和奖惩的作用,还是商讨家族大事、决定家族命运的地方。
  由于历史的原因,作为封建家族统治的象征,大部分祠堂均未能较好地保存下来,这种美奂绝伦的传统建筑形式已日渐稀少,而位于资中县铁佛镇东2.5公里处的王家祠堂,是资中县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它让我们有幸一睹这种建筑艺术的风采。
  康熙30-40年(1691~1701)王氏祖先共120多户移民来川,初以买地出租赖以为生,后经族人不懈努力、积累,终成当地显赫之大家族,延续至今已有18代人。王家后人为纪念先人王启、王两二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筹资购买了龙石沟用以建造王家祠堂,其总建筑面积达990平方米。祠堂修建依据中国传统建筑“枕山、环水、面屏”的选址理念,整体属民间四合院形制,周围田园风光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整座祠堂的牌坊、戏台、飞檐、脊饰、封火墙、石刻、木刻等,均很好的保留着清代的雕刻艺术风格。
  古韵盎然的山门为六柱五间四滴水式门罩建筑,门罩宽8米,高约8米,最上层飞檐翘角的顶以及整个正面均为青石雕刻而成。正中石刻楷书“王氏祠”,左右为石刻对联,上联“顾予蒸尝春秋匪懈”,下联“绥我眉寿福禄来崇” ,中为横联“奉先思孝”。大门宽1.6米,高2.4米,门楣上方为精美的深浮雕花纹石刻,下方倒悬一对乖巧的石狮,造型独特,令人称奇。大门左右分别立有两座抱鼓,鼓上石狮已毁。立柱间石碑上记载有“王氏修祠堂序”、“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长律二十四韵得王字”。走近这座建筑精美的祠堂,无不被它气势非凡的牌坊式山门石门罩所震慑。
  山门后是戏台,戏台为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抬樑式梁架,面阔9.2米,通高9米,进深6米,面朝正厅,宝顶上屋角高挑,轻盈飞扬,楼台底离地面2.2米左右,厚度为0.6米,长度约0.8米的木制台沿,斗拱、雀替、斜撑等布满雕刻的人物、龙兽、花饰等,图案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龙兽活灵活显,花饰含苞欲放,处处展示着古人精湛的工艺。
  步入戏台后是 200余平方米的青石院坝。站在院坝翘首眺望,四周古朴典雅的正厅、厢房、戏台,祠堂当年的兴旺和辉煌仍隐隐可见。穿越院坝便是古色古香的正厅了,正厅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抬樑式梁架,阶梯式踏道五级。正厅屋脊饰为两条相向对峙的龙,两条龙之间是一座用青花瓷镶嵌高2米的六角形宝塔,其座形似莲花,造型精巧。正厅风火墙翼角飞翘、飘逸,雄伟壮观。左右厢房10间,面阔40米,进深5米,厢房脊饰浮雕灰塑一老者、一金童一玉女,老者面目慈祥,宽衣束带,金童机灵,玉女灵巧。无不寄托着王氏后人对家族人丁兴旺、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望。
  为了维修王家祠堂,王家自行成立清明会,又叫冬至会,对祠堂进行管理和使用。每年春秋两季,清明会就会组织举办两次族人大型集会并共同筹集资金,其所筹之资一则为集会所用,二则也为祠堂维修募资。在这种家族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维护下,王家祠得以完整地保存,在50年代初期,这里也曾作为“柏龙小学”和“柏龙中学”的校址。王家祠堂的完整保存,对研究内江乃至川中地区的古建筑以及世系家族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佐证。
  铁佛镇王家祠也因其完整的形制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网同族谱号:5340
本谱未与园区关联
族谱世系树
本谱共1代
本谱由Netor用户【wangdabin】建立并维护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