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韦氏族谱源自于西汉功臣韩信。韩信遭刘邦和吕后阴谋杀害;其子得到萧何藏匿《史记》萧相国世家,有迹象表明萧何因为藏匿韩信子而遭刘邦派兵包围其家搜查;后来送到南越王赵佗处,赵佗收为养子,予以抚养,19岁封其为南海土夷长(唐初621年,上林有韦氏显赫岭南大首领家族,归唐朝后改称廖州大首领;唐碑记录了这里的韦氏先祖乃是韩信;維我宗祧,昔居京兆,,流派南邑。上望无阶。列牧诸邦。数封穷日,分條县宰,不可无?。……
颂曰:皇皇先祖,睦睦后昆。上祢京兆,奕叶高门。流派南地,盖无众论。遍布诸邑,宗庙嘉存。……
《智诚洞碑》
廖州大首领、左玉铃卫金谷府长上左果毅都尉、员外置上骑都尉、检校廖州刺史韦敬瓣《智诚碑》一首并序:
若夫仰觀天文,有日月星辰之象。俯察地理,有岳瀆山河之镇。
赤城、玄圃,辟崐阆之仙都;金阙、银臺,烈瀛洲之秘境。皆阴阳蓄泄。
元气崩腾横宇宙之间;包括群灵,眇邈出尘埃之外。
自王子侨羽登霄汉,襟情舆造化齊功,志想舆幽冥合契者,歡□得而躋焉。
然则智诚山者,廖州之名山也。
译:若上以天文来诠释他,则有帝王将相之征兆。下以地理来分析,则有镇抚山河四海之雄才大略。
赤城、玄圃,需劈昆仑阆苑之仙都才显现;金阙、银臺,要裂瀛洲之秘境才得以出!而这些景观都需要阴阳蓄满倾泻才有的仙境奇观,人间稀有一见!
而他的才能,(也是如此)就像集中了世间神灵元气而崩发、蒸腾;(随心所欲)驰骋、纵横宇宙之间;包括一切群灵,在他的面前;渺小得如同世间尘埃,只要阻挡,都会被一扫而光。
从韩信离开项羽成为汉之重臣;感恩于刘邦推以衣食之恩,全力为刘邦击杀项羽夺取天下,立下不朽的功勋;假如(他的)志向、理想和命运都很顺利的话,如今(我们子孙后代)地位之高贵和显赫就不可同日而语而皆大欢喜啊。
然而我们(现在)居住的智诚山,也堪称廖州(境内)的一座名山。
所有韦氏家族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灾难因为碑文降临;韦氏衰落也是因为这一《智诚洞碑》:廖州刺史韦敬辨建成智城后廿五年,据《福州刺史管府君(元)惠神道碑》云:“开元十年(722年),……前守(邕州刺史)李袆(此字作者都写为示字旁)之诬澄州刺史韦守盈反:劾讳之不道,获赃贿万计。后明守盈不叛,免子弟千余。”智城建成后廿五年即开元十年,韦守盈遭邕州刺史李袆之诬反得以雪昭,“明守盈不叛”,但韦氏受累“子弟千余”,元气大伤,大势已去。又据《资治通鉴》载:唐玄宗开元十六年“春,泷等州獠陈行范、广州獠冯璋、何游鲁反,”杨思勖受命率军征伐。其墓志铭则云:“澄州刺史陈行范,拘数十州渠魁,欲割据江岭,公尽覆巢穴,俘虏凯归。”证实韦守盈遭诬反后虽雪昭,但澄州已不是韦氏的势力地盘而为陈行范所取代。
从以上记载就可以知道:邕州刺史李袆很妒忌韦守盈家世显赫,家财丰厚;随时都在找证据诬告韦家谋反;后来得到了《智诚洞碑》,研读了里面的子句,还有韦氏森严家族城堡(坚固大宅)。于是以:刻讳不道,告韦守盈谋反。查获家财万计。韦氏家族从此就在上林衰败而迁往他处了;对比了《智诚洞碑》,很多字模糊不清是和这次事件有关的。例如最后一句:一□□□,□□弗朽。(这里当为:一但居之,万世(万岁)弗朽;);所以现在看去很多的敏感字眼,当时已经被抹去,以至于造成今天不少字迹不清。这是人为的故意刻去,而不是年代久远所造成的掉落、风化、损伤。
大致意思如此,某些字眼需要修改润色
柳州市 韦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