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家族1713年入川族系首届清明节祭祖活动发言稿
段蟠义(海洲)
各位族人、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先祖入川生息的地方,隆重举行富贤公之后裔首届清明节祭祖活动,现在,我受各房族委托,向各位作简要发言:
第1部分:本族段姓的由来
本族段姓在共叔段以前出自姬姓。公元前806年,西周宣王姬静分封弟弟姬友到今陕西华县境内建立诸候国—郑国(公元前806—375年),姬友就是郑国的开国君主、本族段姓的祖宗郑桓公,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桓公战死,武公(本祖,名掘突,公元前770年—744年)即位,娶申国(今河南南阳)公主姜氏为妻,生2子,长子寤生,次子叔段(次子称叔,名段)。后随周朝东迁至洛阳,武公又创建了新的郑国(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平王27年(公元前744年),武公亡,庄公(寤生,公元前743—701年)即位,应其母姜氏之请,把京地(今河南荥阳东南)封给弟弟叔段(本祖)做领地,称京城太叔。公元前722年5月23日,叔段因战乱出奔共国(今河南辉县)而亡,史称共叔段。公元前722年,共叔段的儿子滑出走卫国,公元前676年,共叔段的孙子定叔也出走卫国。鲁庄公16年9月,郑历公(公元前700—697年)说:“不能让共叔段在郑国的后代没有禄位”,于是令其下属在当年(公元前673年)10月招回滑和定叔并安排禄位,并以王父叔段的名为姓,改称公孙段氏,段姓从此开始。这段历史涉及帝王,史书《春秋》中有记载。
第2部分:段氏本族系入川(富贵、富贤来到猴子沟)
自鄱阳1世祖翊公(江西永新县令)至9世少丙公(高洲知洲)生有3子,汝霖、汝丹、汝楫,汝霖(10世祖,字公哲,于湖南茶陵县高堂淝田定居)下传数代至思义(19世)娶雷氏生1子,庆孙。娶易氏生4子,庆荣、庆华、庆富、庆贵,先祖庆华(20世)娶邓氏居衡邑潇湘门零湖洞数10载,生3子,友诚,友德,友仁均由肥田分居各地,先祖友仁公(21世)居衡邑潇湘门零湖洞,下传6世至温良公(27世,娶李氏),其子华松(28世,1645-1698)娶陈氏生2子,长子富贵,次子富贤。康熙52年(1713年),祖母陈氏携2子入川,在大竹县梁山千担坝佃居,1年后陈氏去世。买颜家屋基又居住2年,1718年买业于猴子沟(今段家沟),兄弟2人同振家声,先祖贤公(29世)娶雷氏派衍6子,长子段朝胜娶王氏,次子段朝富娶唐朱氏,3子段朝贵娶彭氏,4子段朝荣无后,5子段朝龙娶汪氏,6子段朝虎娶雷廖氏,史称老五房。胜、富、贵、虎四人留猴子沟守业,我祖朝龙公(30世)独自来到道角(今石鞋段家桥)成家立业。这段谱系是咸丰8年(1858年)由段京全(33世)撰写的。
第3部分:对现存谱系的认识
段氏家族自共叔段传至翊公的父辈共有30代人、目前我们尚未找到系统的谱系可考,本族系从1世翊公开始编列排行字辈,到19世思义公时才逐步整理完善,因此,从19世至21世(“友”字辈)的谱系是有据可考的。但由于我祖友仁公之后人不慎在湖南省衡阳县潇湘门城外失落谱书1集,故友仁公下传5世(22世—26世)的谱系无从考究,所以后来排列的字辈是从 27世温良祖开始记载的,而并非段氏家族排列字辈前后的完整历史谱系。
另外,段家沟字排30个字,以手抄谱书为蓝本有3个字辈在流传中不统一,这3个字辈的正本应为“人”、“鸿”、“锡”,还请各位在入谱时给予注明。
第4部分:对联宗合谱的2点说明
1、本族系自湖南入川已有291年历史,就段家沟字派而言,正在“蟠”、“基”、“茂”、“人”、“文”、“昌”6个字排辈份(即76世—81世)之间传衍。为避免出现同一地区一氏多派,只知年岁不知尊卑的混乱局面,早在1937年,木耳字派(字排相同的木耳、石坪、唐家坨等地区段姓之合称)41世的段治具就曾召集原江北县进境内的段家沟字派、统景(含富顺)字派的代表多次协商,希望共同解决联宗合谱的问题。据木耳字派提供的谱书记载:木耳字派的“治”字辈、统景字派“华”字辈、段家沟字派“兆”字辈为同一辈份,但这本谱书的准确性尚待进一步考证(木耳字派提供的谱书记载情况请参见附1)。
2、由于多年未能修订族谱,造成各派后人房份难辨,底细不明,因此修谱已为众望所归。这次各派联合修谱应增设图示,以方便查阅,图后仍保留传统记录形式。截至段氏77世(在考证结果出来之前,暂以木耳字派提供的谱书记载为依据)止,以下由各房派增设附本连续记载。凡段氏后裔不论男女均可入谱。
修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我们能力、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不足之处再所难免,希望族人谅解。同时也请各房尽力提供详实依据,以尽快完成修谱事宜。
清明祭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沿袭至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能够产生家族凝聚力的行为方式。各位后裔不分高低贵贱,从四面八方来到段家沟祭祖,充分显示了段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入川族系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感谢大家对这次活动的参与和支持,感谢各房、各派代表的光临指导!感谢所有为这次活动作出贡献的各门后人,特别要感谢在物质上为本次活动提供较大支持和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各项筹备事务的段人勇、段茂善、段茂洪、段茂胜、段茂友、段人祥、段基尧、段甫等人,没有你们的辛勤与付出,这次活动就不会有今天这么隆重和成功,也不会产生如此强大的震撼力。
清明祭祖只是一种形式,我们要做的事还多,例如对先祖墓地予以适度保护;普查本族人口状况;互助接济特困族人;商议日后发展事宜等等。希望大家通过这种活动彼此认识,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段氏家族的繁荣昌盛,这是我们举办家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我们今天在这里祭奠列祖列宗,先祖在天之灵如能看到今天这个盛大场面,也该为之欣慰,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载入我们家族的史册。最后,祝愿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福家族兴旺发达,祝各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谢谢大家!
二○○四年四月四日
注 1:本稿仅根据现有资料由段基文起草,段基明主审,集体修定,不足之处再所难免,真诚欢迎批评、指正并给予谅解和支持。
注 2:本次活动举办地址为重庆市渝北区木耳段家沟。
附1:木耳派谱书记载的原江北县境内翊公派字辈对照表(按地域划分)
氏世系木耳、石坪、唐家坨 统景 段家沟
75 治 华兆
76 平 祖蟠
77 前 如基
78 辉 书茂
79 诚 凤人
80 美 彩文
81 善 服昌
附2:段氏温良公之后裔字辈排行表
华 富 朝 廷 邦 京 兆 蟠 基 茂
人 文 昌 国 运 诗 礼 振 家 声
盛 世 鸿 恩 锡 庭 前 彩 风 新
段氏家族1713年入川族系首届清明节祭祖活动捐款100元以上人员名单:
段人勇捐3000元 段茂友捐500元 段人祥捐500元
段茂勋捐500元段茂洪捐500元 段基尧捐500元
段建均捐500元段雪峰捐300元 段基文捐200元
段腾蛟捐200元段人伟捐200元 段基连捐100元
段茂浩捐100元段茂忠捐100元 段茂全捐100元
段茂英捐100元段茂发捐100元 段茂均捐100元
段茂西捐100元段松捐100元 段仁均捐100元
段人彬捐100元
记录本次盛大祭祖活动场面的VCD纪念光盘己经编辑制作出来(可以在DVD机、VCD机和电脑上播放),现已发放完毕,另外段氏家族入川族系的古老族谱(几大本)已经部份翻拍完成(150多M),现已上传到网易的个人相册中,地址为: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duanjp00789
|